close

【暴風雨】/白賁

 

  如果可以,我也想屈服於愛麗兒的「魔法」下,感受「暴風雨」的當下。

 

  空舞台、三扇門、幾桶水、澆花器、小型樂隊,如何營造出「暴風雨」的感覺;在劇場一見,簡直令人目瞪口呆、摒氣凝神,絲毫沒有些許的時間,容許觀眾有半晌地失神,導演掌握著戲的節奏與速度,拿捏得恰恰好,真是「增一分則太胖、減一分則太瘦」,正好「穠纖合度」。

 

  突然發現,原來「莎士比亞」,並沒有那麼「難」呀,也沒有像我們想得那般有著遙不可及的「距離」;導演的詮釋,令人看見巧思,亦見到莎士比亞的「幽默」;實在太了不起!

 

  演員的表現,個個充滿爆發力與力度,雖然我從到到尾都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,但他們的肢體語言完完全全可以吸引住觀眾,讓人捨不得將視線離開他們的身上;搭配上兩旁的字幕輔佐,每每了解台詞背後的意思,更是令人發噱,總是想著:

  「莎士比亞你這個老頭兒,怎麼可以這麼好笑!!!」

 

  尤其喜愛穿著「黑衣服」的「精靈們」,如同劇場裡的「黑衣人」一般,甚至把他們當作是舞台上的crew也不為過;或是說,就像是中國戲曲當中的「檢場」。有著「檢場」的感覺,劇中人物看不見台上的「黑衣人」,所以他們可以變成「小型樂隊」,奏著帶著「魔法」令劇中人物魔狂的樂章;也可以隨心所欲地「呼風喚雨」,當人們充滿防備時,總是予人「出其不意」,坦白說,看到這兒,著實令劇場觀眾「貢獻」了不少的「笑聲」!!!

  如果是這樣,我也想被潑一桶水,看看自己的窘況!!!

 

  當年閱讀《暴風雨》時,不覺得是一部如此「幽默」又發人深省的作品。莎士比亞不愧是莎士比亞,再度重拾書本,細細研究莎翁的每一部作品時,發現作者總是想告訴人們不同的事情:About Human Being

  到底「人」,是什麼樣的「動物」?

 

  人擁有的七情六慾,是人所控制,還是被七情六慾所制?我想,這是莎翁不停地在探討、探究的部分。在《暴風雨》當中,我們清清楚楚地看見了:「寬恕」。

 

  「寬恕」別人,同時也是「寬恕」自己。不需要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,套一句佛家俗諺:「個人造業個人擔。」不正也是如此?「寬恕」,是一件多麼偉大的「美德」,說來容易做來難,有誰能真正作到不帶著一絲怨懟,真正無私去原諒別人的錯;原諒一件小奸小惡或許很容易,但如果對方曾經犯下要致你於死地的錯誤呢?人類的「我執」總是太過,因為「我執」,故起心動念無一不是妄想、無一不是妄念。

 

  很明顯地可以看出,《暴風雨》是莎翁晚期的作品(最後一部),戲中的貢薩羅頭髮花白,就是例證。當一個人經歷過一生當中的風風雨雨,體會到「執著」的可怕,會令人失去理智、面目全非;但能「放下」,去「原諒」別人,更是需要經歷過多少的人生歷練與經歷?或許,莎士比亞正是走過近一輩子的時光,而得到的心得,於是寫下《暴風雨》,與世人作一分享。

 

  謝謝你們,今晚非常愉快!!!

 

 

演出團體:共同製作/俄國契訶夫戲劇藝術節&法國國立傑默劇院

     協力製作/英國與你同行劇團

演出地點:國家戲劇院

觀賞時間:2012.02.17(五) 19:30pm

評價:五顆星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nDan 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