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愛上羅馬》
伍迪.艾倫不只是伍迪艾倫,或者,伍迪.艾倫就是伍迪.艾倫。
《享受吧,一個人的旅行》當中,茱莉亞.蘿勃茲愛上義大利文、義大利菜;那麼《愛上羅馬》,就像《享受吧,一個人的旅行》一樣,告訴妳「為什麼」妳應該「愛上羅馬」。羅馬是文化古都,有歷史的遺跡可以找尋,有生性浪漫的義大利帥哥在街頭等著與妳不期而遇,一段美好又浪漫的邂逅;還有美味的義大利菜。
一切實在是太美妙了!!!
整部電影是多線進行的故事,故事與故事之間幾乎完全沒有任何關連性,可以視為是發生在羅馬這個城市各個角落的故事,當然也可以當作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每個故事。
安迪.沃荷說過:
每個人都有十五分鐘可以成名的機會!!!
十五分鐘,為什麼是十五分鐘,管他的。
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「快速成名」,尤其是在現今的社會,可能透過網路的分享與連結,使得你成名的速度快到令人無法想像,一下子,就變成家喻戶曉的人物。
伍迪.艾倫說:
我個人對名聲的看法跟電影裡面的司機有點像,不管你是有名或無名,生活一樣很辛苦,所以兩者硬要擇一的話,或許還是當個名人比較好,至少去看球賽的時候會有好位置,去餐廳也會有位置坐,生病的話,星期六早上也不怕醫生不來。如果當個沒沒無名的人,很多好處都享受不到,這個世界不公平是很噁心的事實,但我不能說我沒有享受到。當然,出名也有壞處,但這些壞處不至於致人死地,像是狗仔隊在餐廳亦或你家門口等著你出糗,或許大可匆忙地躲進車裡試圖躲開他們。這些遭遇的確不好受,但也不是什麼大事,習慣就好。相較之下,這些壞處,跟可以不用訂位就在高級餐廳用餐比起來,還是好多過於壞。
「亂」,好多事情都亂了套了,亂七八糟,沒有重點。這個世界好像也亂了套了,天氣異常,整個世界陷入一片低迷的景氣當中;亂了,什麼時候會「解套」,還是只能在「亂了」的世界當中尋求(找)讓內心沈靜(平靜)的方式?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嗎?世界的混亂是人為的破壞造成的大自然反撲?「亂了」,能不能有回歸平靜的一天?不禁令人聯想到賴聲川的《亂民全講》作品;這個世界上,人人都是「專家」,打開電視一看,一排「專家」坐在那兒闡述自己的意見,講得一副天花亂墜,什麼「百慕達三角洲」,「西評,你怎麼說?」「有關這個,寶傑,我的意見是這樣的……」那麼,換個台試試看好了;還是一排「專家」坐在那兒,繼續闡述著他們的意見,說得活靈活現,彷彿事件發生的時候,他就在現場直擊,所以充滿著可以為觀眾現場直播的「正當性」。
好荒謬,但這是事實,就發生在你我的生活周遭。
一個生活平凡無奇的上班族(羅貝多貝尼尼),突然之間一夕成名成為媒體的新寵兒。見到這一幕,簡直令人發噱,看著媒體訪問他的對話內容,心裡的第一個念頭是:
「哦,原來不只是台灣的媒體會問這麼蠢的問題,原來義大利的媒體也是一樣低能……」
好像又不完全如此,有一種閱讀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的感受,看著小說人物的荒謬行徑,對照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後發現,如果這些荒謬的情況是發生在真實生活當中,或者是說,在真實生活當中所發生的荒謬事實,往往更讓人笑不出來,就算是「笑」,但「笑臉」的背後一定是掛著很深很深的「淚痕」。
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上班族,過著如同你我的生活,娶的是一個外表不怎麼出眾的妻子,服裝穿著也不是太有品味;但一夕成名之後的生活,是隨之而來的「不自由」,整天被媒體追著跑。如果要問他是怎麼成名的:你想知道,那就去問香蕉好了。「每一個人都有成名十五分鐘的機會。」安迪.沃荷如是說。所以,我們不需要特別去了解到底「他」是怎麼成名的,因為那一點意義也沒有,而是在這種「莫名其妙」之下,隨之而來的「莫名其妙」感,才是應該去思考的。
「不管你是有名或無名,生活一樣很辛苦,所以兩者硬要擇一的話,或許還是當個名人比較好。」
也許就像片中的計程車司機說的那樣,如果要在平凡人跟名人當中二擇一的話,那還是當個名人也許比較好吧。出門有司機接送,去知名餐廳當大家都大排長龍沒有座位的時候,身為名人大概憑臉就可以入場,但如果是一般老百姓呢?WHO CARES!!!
「我是覺得突然之間就成名這件事基本上不太可能發生……」有觀眾如是說。
在伍迪.艾倫的電影裡面,重點不是「情節」,而是這些人物對話的過程。在這些人物說話的時候,其實講的正是人生的體悟,只是伍迪用「戲謔」的方式極盡所能地誇張表現出來。
最荒謬地,莫過於在舞台上一邊「洗澡」一邊「唱歌劇」。根據電影當中的影評人說:「感謝老天爺,讓我們聽見『天籟』之聲。」「但是,想出這個idea的導演真是『低能』之至。」由伍迪.艾倫本人飾演的「低能」劇場編導,一輩子庸庸碌碌沒有任何成就,所想出來的「點子」,光聽其描述就知道完全不適合在舞台上搬演,實在是一個非常沒有才華的劇場導演(這真的是一件好可悲的事情)。伍迪完完全全可以表現出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家,在面對自己的「生涯規劃」,以及「死亡」議題,是如何地不耐與焦慮(因為劇中人一直把「退休」當成是「死亡」)。
不論是「退休」也好,「死亡」也好,是否應該劃上等號,或是拆開兩者作客觀的分析。退休只是退休,死亡是死亡,是兩件事。但對於劇中人物來說,可不這麼認為,大概是他認為自己可以一直工作到死,如果現在不讓他繼續工作,等於就是要了他的命,偏偏他又是一個這麼沒有「才華」的劇場人,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,大概跟佛家說的「中陰身」沒什麼兩樣,所以才使得他這麼焦慮不已。
不得不佩服的是伍迪用如此戲謔的手法來嘲諷許多人的人生,一輩子的汲汲營營到底是為了什麼?沒有才華的導演是如此,一個喜歡對政治、社會發表評論的平凡上班族是如此,還有那個為了要迎合上司、親戚的新婚丈夫亦是如此。伍迪.艾倫並非要在電影當中傳教,而是透過這一個又一個的「片花」,提醒觀影者,每一個人的「人生」,以及個人的「生活哲學」,應該是什麼樣子?也只有觀眾自己內心的那把尺可以自我衡量。
一如體會完男高音表演的「禮儀師」爸爸,並不因為劇評人對於其歌聲給予高度的評價,而陷在華而不實的掌聲當中,仍然接受回到現實生活裡,繼續工作、繼續擔任禮儀師的工作,安安穩穩的生活。
對了,當然不能忘記亞歷.鮑德溫的”MR. BIG”,是有「有頭有對」的「建築師」,所設計的建築物為他賺進了大把大把的鈔票。再度回到熟悉的地方,他有所遲疑,最後還是決定去尋訪。他找不到路,遇見一個同樣是學建築設計的大學生領著他回到當年他熟悉的住所。其實「他」就是「他」,之所以遲疑是因為當年還在念大學的「他」,背叛女友與女友的姐妹淘偷情,也差點因為「第三者」的介入要與女友分手,不過,最後因為別的原因而沒有這麼做。
正因為「他」就是「他」,所以當單純的男大生將一步一步落入「姐妹淘」的「陷阱」時,MR. BIG才能適切地給予正確而又冷靜地分析,就像一個完全後設的觀察者,仔細而又冷靜地看著「可能」會發生的一切。那是因為,這正是「他自己」「當年」所「經歷」過的一切。
最後,男大生並沒有「如願」地與女友分手另結新歡,而是繼續與女友在一起攜手共度一生,而當年的「第三者」,後來成為了有名氣的女演員,但同樣還是介入別人的感情生活。同樣的模式,不停地在她自己的世界一再重演。而建築系男學生並沒有成為自己當年理想的建築師,去設計一座又一座令人嘆為觀止的「藝術品」,而是成為大型Shopping Mall的建築設計師,讓自己賺進了大把又大把的鈔票。
最後,還是選擇回到「舊地」,與過去的自己告別,與過去的一切告別,然後,讓自己的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救贖。
所有的故事,從羅馬開始,也從羅馬結束。就像天天都會在身邊上演的故事一樣,一樣地平凡,卻一樣地精彩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