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殺手歐陽盆栽】

 31255.jpg  

  九把刀,小說,改編。好像看到了「國片」,有另一種的「希望」。

 

31252.jpg33942.jpg  

 

  記得朋友在部落格上曾經寫著不以為意的話;九把刀說,一天寫五千字,有一天要「幹掉」「金庸」;朋友表示:「不以為意」。大概是不知哪裡來的自我感覺良好,講難聽一點是不知天高地厚。不過,九把刀的創作風格與種類的確滿多元,要「幹掉」「金庸」,字數上應該是可以完成這項目標,至於內容與背後所代表的想法,兩個作家完全是不同類型,硬是要拿來比較,似乎太過牽強。

 

  先說好,沒有任何貶抑意味。

 

33952.jpg33953.jpg  

 

  之前也找過一些九把刀的著作來閱讀,總是要了解這個人在想什麼,這個人的創作內容是什麼,再來評論一個人,或許會比較客觀。

 

  看完了電影《殺手歐陽盆栽》之後,我想,九把刀應該也只是用這樣的方式,來向金庸致敬。只是講話的方式經過別人斷章取義之後,便會令人產生誤解,倒不如就單純從字面上來看待即可。令人想到日本的另一個作家──伊坂幸太郎──這是看完【盆栽】之後的想法。

 

33955.jpg33969.jpg  

 

  天馬行空,充滿創意,最後的「回馬鎗」令人莞爾;正因為是令人「猜不透」的結局,所以才會覺得有趣、驚奇。如果結尾這麼容易被人猜中,那麼一點兒也不精彩,自然無法引人入勝。

 

33957.jpg33958.jpg33960.jpg33961.jpg  

 

  看了幾部伊坂幸太郎的作品,有這種感覺。看了《殺手歐陽盆栽》,覺得某些地方,九把刀亦有神似之處。大概是台灣本來就受到日本很深很深的影響,再加上兩個作者的年紀相仿,同一個世代,不同的國家,同樣是「年輕人」的創意與創新另類,因此有著大量的「產出」,並且作品風格迥異。

 

  我喜歡這個「發現」,或許會讓人更加期待這兩個作者之後的創作。

 

35025.jpg  

 

  一個「殺手」,拜師學成之後,接下師父的「江山」,但從他接手的第一個case開始,他從來沒殺過人,好笑吧,真是不「敬業」。因為當他發現他要殺的人,都擁有著「可憐」的身世,了解得愈多,就愈下不了手。這倒也是,人,畢竟是「人」,而不是「機器」。

 

35027.jpg  

 

  蕭敬騰倒滿適合這個角色,電影一開始的時候,覺得不太「稱頭」,但是,「殺手」角色,倒是蕭的「本色」,一般人對於「殺手」的刻板印象是:不太說話,很像「臥底」。蕭敬騰就很符合這樣的「形象」,因此說是「本色」。所以,不需要刻意表演,才能表現得自然。在電影當中,蕭的「本色」發揮得很好,因為沒有多餘又刻意的「表演」,不會讓觀眾感覺到「壓迫感」,角色成功。

35028.jpg35030.jpg   

 

  電影結局也是令人意想不到,應該跟原著有所出入,但這樣的「安排」巧妙,有畫龍點睛之效。突然讓人感覺到,國片有了「新」的「希望」,可以有這樣有劇情內容,拍攝手法再精緻一點,就能更上一層樓。現在看來,如果能繼續這麼下去,應該可以再走出屬於台灣國片的另一條成功之路。想到這兒,不禁讓人覺得充滿了信心。

 

  同樣地,也令人對九把刀的作品,改編成下一部電影產生「期待」:【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】。

 

35029.jpg 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nDan 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