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大兵小將》

3348大兵小將.jpg  

 

成龍一掃過去的英雄形象,變成一個毫不起眼的「小兵」,哦,不,是「大兵」。

 

  我想,「大兵」「小將」,這個名字,很有意思。「將」的官階一定是高於「兵」的,為什麼這部片的片名,卻反其道而行?「兵」卻勝「將」,成了「大」兵,而「將」便成了「小」將。文字的遊戲,令人莞爾一笑。原來,王力宏飾演的衛國將軍,力戰到最後一刻,令衛旗不倒,但卻成了梁國小兵的「戰俘」。被「俘虜」的過程是有趣的,當然,也隱含著背後的政治權謀。

 

  借了有關戰國史的書籍:《戰國史》(台北:商務)、《柏楊版資治通鑑:吞併六國》(台北:遠流),只是想要確定一下,電影故事的「時間點」。歹勢,理論組的老毛病犯了,這個「關卡」不過,就覺得渾身不舒服。

 

  查了一下才發現,導演(即編劇)丁晟選擇的「時間點」很有趣,我也不確定自己查到的資料,對於歷史的理解是否正確,不過電影創作是電影創作,史實是史實,常常都是兩碼子事,覺得新奇有趣即是佳作。其實我還滿喜歡《大兵小將》的故事,故事主線非常簡單,很單一的事件,但「簡單」的事情,往往被人們「複雜化」,只是一個小兵俘虜了一名敵國將領,準備回國領「賞」,但卻扯出敵國的政治陰謀,原來王力宏飾演的「將」,並不僅僅是個驍勇善戰的將軍,同時也是東宮太子。

 

  「你想讓我死,但他想讓我活。」

 

  諷刺性十足,應該是身為「敵軍」的「兵」要讓他「死」,同是衛國的親弟弟要讓他「活」才是,卻是「反其道而行」,所以倒有一種世態炎涼的悲哀。

 

  翻閱兩本有關戰國歷史的書籍,若我理解的方向準確無誤,那麼,這場電影中的「戰役」,應是虛設。公元前二四一年,秦國將衛君角遷至野王,作為秦的附庸。公元前二二五年,秦國大將王賁攻擊魏王國,堵截黃河的水淹沒大梁(魏首都,河南開封)。三月,城垣崩塌,魏國王魏假投降,立即處決,魏王國亡(公元前三六九年至公元前二二五年,立國一百四十五年)。如果是春秋時代,孔子與梁惠王論政的「梁」國,應該早就覆滅,成為魏的一部分。

 

  歷史的有趣在於此,而電影創作的趣味也在於此。是不是符合史實,其實已經不那麼重要,而是「選擇」的問題,以及如何把死板板又生硬的歷史,變成「有趣的」,引人入勝的,這就是導演與編劇「說」「故事」的能力。我相信,劇組在進行拍攝的時候,一定對於這段「史實」作過相關的研究,一切只是剪裁的結果,歷史只是附庸。

 

  大概是衛君出降以逆,充滿民胞物與的精神,使得後人受到感召吧。不論是哪個年代的戰爭,總是死傷無數,再加上大部分的人,並不是真的「戰死」,而是「痛死」的。如果是一刀斃命,倒也死得痛快;但偏偏都是砍了一刀之後,血流不止,誰也懶得理你的情況之後,活活被痛死。

 

  原來東宮太子深得王的喜愛,是名勇將,有可能取天下以代之。(若真是如此,那秦王政呢?呵呵。)弟弟主張和談,唯有取兄長代之,才能使得自己的「主張」可以落實。一個主張「和談」的人,竟要手足相殘,想必內心也是十分痛苦吧。最後,弟弟成全了兄長,但兄長也在這個事件當中,以及與「大兵」的相處,重新思考自己的想法。他答應「大兵」:「至少十年,秋毫無犯。

 

  「快走。

 

  一塊餅施予一個失去親人,又可能即將餓死的小弟,沒想到,小弟已換上一身軍戎,背起大弓,一身黑衣,成為「秦軍」。(秦相信自己的天德屬水,水屬黑,故著黑衣,打著黑旗,所到之處,所向披靡。)最後,「大兵」成龍,不讓梁國蒙羞,使梁旗不倒。沒想到,與衛國的一役,人還未回到梁國境內,梁國已為秦所滅。

 

  至於衛的東宮太子「將」呢?旁白說,將回到衛國之後,最後選擇「出降」,使得人民不受到其他的損傷。倒與史實相符,成為秦的附庸。在流血征戰的時代,亂世出英雄,但只能有一個人一統天下的時候,為了減少生靈塗炭,這樣未嘗不是一個「好」的選擇。

 

  最近看了幾部片子,都與「戰爭」有關,不禁讓人聯想:「反戰」。不論2012是否真的發生,「和平」,才是最終的目的、結果,與希望。

 

  就像衛國歌女,好不容易找到那棵許願樹,唱起衛國歌謠【有孤】:

 

   有狐綏綏,在彼淇梁。心之憂矣,之子無裳。

   有狐綏綏,在彼淇厲,心之憂矣,之子無帶。

   有狐綏綏,在彼淇側,心之憂矣,之子無服。

 

  「兵」對「將」說,「我爹說,這兩個字,最簡單。」「將」說,「其實,這兩個字,一點也不簡單。

 

  就是「和平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nDan 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