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關渡妖山】星星
是的,決定寫一篇碎碎念文章,以證明射手座的人最愛碎碎念。
看見朋友在FB的動態寫著,「喜歡坦誠的人」,不禁讓人想到好多好多的事情;不外乎還是回到「選擇」的問題。人生而在世,每天都做出不同的選擇,在選擇之後,就會再出現下一個選項;與其邯鄲學步地說著九把刀說過的話:「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。」倒不如把「戰鬥」兩字修正為「選擇」。
「人生就是不停地選擇。」
【關渡妖山】星星
是的,決定寫一篇碎碎念文章,以證明射手座的人最愛碎碎念。
看見朋友在FB的動態寫著,「喜歡坦誠的人」,不禁讓人想到好多好多的事情;不外乎還是回到「選擇」的問題。人生而在世,每天都做出不同的選擇,在選擇之後,就會再出現下一個選項;與其邯鄲學步地說著九把刀說過的話:「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。」倒不如把「戰鬥」兩字修正為「選擇」。
「人生就是不停地選擇。」
【逆旅】/白賁
逆鱗.逆料.「逆旅」。
回溯之旅,尋找自己的源頭,一部《山東學生流亡史》貫穿整部戲,也串起了屬於「台灣人」的一段歷史。愈是令人感到「傷痛」,愈是「淒美」;人生當中如果沒有些許的「遺憾」,似乎稍嫌平淡地太過份兒而無滋無味。但,如果加了太多辛香料、添了太多醋,又酸又辣,又讓人覺得太過刺激,還是敬而遠之、避之唯恐不及。
【明天的這裡會有黎明嗎?】/白賁
「明天的這裡會有黎明嗎?」
嗯,好問題。對於現代舞,一向只是外行看熱鬧,透過肢體來展現「感覺」,用身體來說一個故事,什麼樣的故事?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
抱持著一種「反正看不懂」的心情坐下就對了,反正看不懂,倒也不必斤斤計較,戲劇與舞蹈的結合,看看再說。舞者瓊馬利.勒居的肢體彷復每一分一毫都會說話,會有感情,都在說故事,光是看她的身體表演,就足以令人感動得落淚。
【台北爸爸.紐約媽媽】/白賁
「對不起,場上暫停。」
這句話,從一坐下大幕升起投影字幕出現:「第一部 無父」,就開始在腦中盤旋不去。然後,接著開始出現的是揮之不去的雞排香味與炸魷魚。放心,沒有人在劇場裡吃鹽酥雞,是「腦袋」開始很「餓」,如果不去想它們,真不知該如何度過接下來的三個小時。
如果導演手法可以再進步二十年,或是編劇去除鬼打牆跟演員不停地「自報家門」的話,這部戲應該可以更加濃縮與精簡,精彩程度相信應該可以馬上提升二十倍以上。
【暴風雨】/白賁
如果可以,我也想屈服於愛麗兒的「魔法」下,感受「暴風雨」的當下。
空舞台、三扇門、幾桶水、澆花器、小型樂隊,如何營造出「暴風雨」的感覺;在劇場一見,簡直令人目瞪口呆、摒氣凝神,絲毫沒有些許的時間,容許觀眾有半晌地失神,導演掌握著戲的節奏與速度,拿捏得恰恰好,真是「增一分則太胖、減一分則太瘦」,正好「穠纖合度」。
突然發現,原來「莎士比亞」,並沒有那麼「難」呀,也沒有像我們想得那般有著遙不可及的「距離」;導演的詮釋,令人看見巧思,亦見到莎士比亞的「幽默」;實在太了不起!
【大魔術師】
如果是先看了小說再看電影的,恐怕覺得乘興而來,敗興而歸。與其如此,倒不如說電影與小說,是兩個截然不同的「創作」。在小說裡,著眼在張賢的驚人「魔術」,而在電影裡,則是圍繞在張賢、柳蔭、雷大牛三人的關係上。在小說裡,沒有雷大牛這個人物,有的只是另一個大權在握的段大帥。
只能說自己受到小說的深響堪鉅,如要以小說為底來檢視這部電影,大概只能得到四個字的結論:「大失所望。」如果可以用客觀的角度來審視這部電影,不要被小說所影響,把電影視為是一部完整的電影作品,小說視為是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,那麼,小說有小說的精彩之處,電影有電影的可取之處,根本是兩個不同的作品,千萬別混為一談;唯一有關係的,便是張賢與柳蔭的愛情,與張賢跟柳蔭的人物個性。
【關於生活】天公生
過了子時,初九,就是「天公生」。
漸漸聽見大街小巷,傳出鞭炮的聲響。以前阿嬤在的時候,我家也是會隨著習俗走。自從阿嬤辭世之後,「拜天公」的習慣,也就隨之消逝。因為「天公」是「天公」,有一定的祭拜方式跟禮俗,由於十分繁瑣與複雜,母親自從嫁入高家三十餘年迄今仍未將祭拜的順序記熟,因此,自阿嬤往生後,也就不再在初九拜天公了。
從小就喜歡看阿嬤準備祭拜牲禮的一切。
【關渡妖山】塔
很好,許多不見的「關渡講座」,哦不,是「關渡『妖山』講座」,又再度重出江湖。這一系列的文章,均以塔羅牌大阿卡納牌的名稱為主題書寫,想到倒也貼切。是冥冥之中註定要到「妖山」修行吧;「塔」,簡而言之,該來總是會來。
Hamlet:” 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a question.”
引用哈姆雷特的經典名句,正符合當下的狀況。「『畢』或『不畢』,那便是問題所在。」嗯,很好,我沒畢,我「退」了。過程也就不贅述了,簡而言之也是自己不甚用功,偏偏就是不想念英文,時間到了,也就不得不退。